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中国卫生标准管理
主办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主管: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
ISSN:1674-9316
CN:11-5908/R
语言:中文
周期:半月刊
影响因子:0
被引频次:61154
期刊分类:公共卫生
期刊热词:
护理,疗效,临床疗效,护理干预,疗效观察,并发症,优质护理,满意度,护理效果,腹腔镜,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正式印发!成都将这样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(4)

来源: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7-26 16:34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(2)实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工程。建立以1家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-1至2家省级区域救治中心-4至5家市级区域救治中心-县级区域救治中心-基层医疗

(2)实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工程。建立以"1家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-1至2家省级区域救治中心-4至5家市级区域救治中心-县级区域救治中心-基层医疗机构"为基本构架的成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体系。坚持分级、分层、分流,明确划分定点医院、后备定点医院、非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在疫情救治中的职责功能,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。常态化组建平战结合、灵活配置、中西医协作的重大疫情多学科重症医学专家团队。实施重大疫情防治常态化的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工程,建立重大疫情医护人员储备库。

(3)实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。集成优质医疗资源,规划建设"防、诊、治、研、培"一体化的平战结合、综合实力强、专科优势突出重大疫情救治中心。加快推进省、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,积极探索综合医院与传染病专科医院共建共管模式。加强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科(可转换病区)建设,扩增重症监护病区(ICU),配置床旁监护系统、呼吸机、体外膜肺氧合(ECMO)等相关设备。预置平战结合的方舱建设应急用地,确保每个区(市)县具备1-2家可应对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。

(4)实施重大疫情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工程。提高部分避难所场地、大型体育场馆、展览馆(会展中心)等重大公共空间设施建设标准,充分考虑应急需求,完善场地设置、通风系统、后勤保障设计,预留管道、信息等接口和改造空间,确保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。加快策划城北体育馆等平战两用改造项目。围绕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规划布局相关应急救援功能。

4.着眼多元化,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科研攻关能力

构建"政、产、学、研、资"协同,跨部门、跨学科的公共卫生应急科研协作网络。建立多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端智库,加强公共卫生政策研究。聚焦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,成立市预防医学研究院,建设院士(专家)工作站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。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、应急药物与防疫物资筛选评价中心、生物样本库和医学大数据中心等创新与转化重大平台建设,开展诊断技术、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的科研攻关和转化应用。

(三)着力三大要素,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支撑

1.聚焦互联性,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支撑

(1)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。完善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信息整合共享机制,建立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智慧指挥决策系统。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,加强多维数据汇集比对分析,智能辅助公共卫生决策,支撑联防联控、精准防控。

(2)加快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。实施全域"医联工程",推进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数据的互联互通。集成市、区(市)县两级急救调度系统,建成全域紧急医学救援调度平台。整合传染病、职业病、饮用水、食品安全等监测系统,建立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平台。升级精神卫生、妇幼卫生、综合监督等管理系统,健全公共卫生网络信息平台。

2.聚焦可及性,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物资支撑

(1)健全应急管理物资储备体系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目录,健全应急物资政府集中收储、企业协议储备、相关机构自身储备等管理机制,形成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相结合,实物储备、产能储备、社会储备相补充的多元化物资储备体系。提升应急物资的生产收储、库存轮换、征调补偿、物流配送、全球采购、捐赠使用、智能监管水平。

(2)构建应急医疗物资产业体系。推动应急医疗物资共性技术平台和产业化平台建设。建立应急医疗物资重点企业清单,依托产业功能区,合理规划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,形成应急状态下的转产方案。强化上下游配套企业支持,构建完整的应急医疗物资产业体系。

3.聚焦专业性,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支撑

(1)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实行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,适当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,构筑公共卫生人才高地。建立重大疫情防治人才院校教育、毕业后教育、继续医学教育相衔接的终身教育制度。加强专业化、复合型干部队伍建设,选优配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班子。

(2)完善人才队伍保障机制。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福利待遇,稳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、医学急救、卫生信息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。深入落实"两个允许"政策,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。科学核定疾控机构、医学救援指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。健全符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的人员培养、准入、使用、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卫生标准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wsbzgl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726/427.html

上一篇:陕西省发布《食品小作坊卫生规范》地方标准
下一篇:让“两不愁”真不愁 “三保障”有真保障——武